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鸟的天堂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鸟的天堂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同学在阅读过程中充沛发表自身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局部段落。
【教学重点】
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同学在阅读中充沛发表自身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同学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局部。
【教学手段】
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
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
(指名回答)
2、板书:
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依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身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
(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身读的感受。
3、提出自身不理解的地方。
(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和课文有关知识
《鸟的天堂》是巴金1933年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
2、那些句子最能表示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
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誊写生字词语。
〖板书设计〗
3、鸟的天堂
第一次大榕树
第二次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
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板书课题。
一、引入
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
1、出示课件:
12~13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局部,这一局部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
(活泼可爱、鸟多)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
(自由发言)
3、当同学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协助理解)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
(热闹)
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
(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5、同学读完后问:
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
(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
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身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出示课件,学习重点局部(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局部:
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
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
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树大、美”:
⑴当同学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课件协助同学理解。
⑵当同学讲到“数不胜数”和“卧”字时,出示课件协助同学理解。
⑶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
⑷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课件:
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
老师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抖”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
①同学讨论:
(联系上下文理解)
原因可能是:
A、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
B、“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C、有风吹过。
②出示课件理解。
⑸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干读出来呢?
指名读7~8自然段。
评价:
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
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
(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四、小结课文
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
(同学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
鸟的天堂教案 篇2一 ……此处隐藏4410个字……)到地上,( )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 )看,就像( )。
2、那( )的颜色,( )地( )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 )在( )。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 ),看清楚了这一只,( )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 )又飞起来了。
4、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
鸟的天堂教案 篇6教学目标:
⒈学习课文,品读词句,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⒉了解由面到点的写作手法,能据图说一段话。
⒊背诵重点段落,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品读词句,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由面到点的写作手法,能据图说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⒈读题
⒉从课文哪些地方,你一眼就可以领略到它是鸟的天堂。
二、 学习第2次经过鸟的天堂:
⒈自由读作者第2次经过鸟的天堂,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带给你什么感受?
⒉学生自由读,必要的地方做上简单批注。
⒊学生汇报:抓住具体词句“到处都是鸟声……有的在扑翅膀”、“应接不暇”等从声音、形状、颜色、大小、数量等方面充分体验。
⒋有机进行朗读指导。鸟的天堂第2课时教案设计
⒌再自由读12、13自然段,体会作者的写法{面到点}。
⒍按提示背诵12、13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写法。
⒎出示“群鸟回巢”影像,学生仔细观察,试着由面到点说一段话。
自由准备——相互交流——集体交流
⒏再读课文,感受动态的美。
⒐这么美的景象,巴金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学生读
巴金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时,鸟的天堂又是怎样的呢?
三、 学习第1次经过鸟的天堂:
⒈第1次经过鸟的天堂,巴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带给你什么感受?
⒉学生自由读,在有所感的地方写上批注。
⒊学生汇报:
主要学习6、7自然段,体会“大榕树”的茂盛、勃勃生机,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美,“鸟与树”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⒋这株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呢?仅仅它枝繁叶茂吗?体会“人、鸟、树”的和谐共处是它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⒌一起诵读这美丽的鸟的天堂。
⒍怪不得巴金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学生一起读,此时,你有什么想说的?
四、 出示田汉经过鸟的天堂写的诗“小鸟天堂”,进一步加深体会。
五、 作业:
⒈按由面到点的写法,写一段话,内容可以是课堂上的图,也可以取自平时生活实际。
⒉背诵自己认为要背的段落2个。
鸟的天堂教案 篇7【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两次经过了“鸟的天堂”,两次见到了不同的情景。谁能具体地来说一说。
学生答。
师板书:
树 鸟
2、谁见过大树?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绘一下你见到过的大树。
(高大的,参天的,几个人抱不过来的……)
3、这样的大树,或者比这更大的树,你还想看吗?
(播放课件,展示)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1、你是以怎样的心情来看大树的?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大树的?请大家自由读第二段,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看大树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说出自己的理由。
2、学生读。
3、交流:
全身心地看,赞美地看,惊讶地看,疑惑地看……
说理由时,就势读相关的语句。
三、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作者是这样看大树的,那他又是怎样写大树的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边读边想,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树的大?并说说你对这些句子的体会。
2、学生品读。
3、反馈:
只要言之有理,就给予肯定,并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四、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1、请你再读读第二段:
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把它划下来,反复读一读,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2、出示:
⑴ 那么多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着重理解体悟“一簇”、“堆”、“另一簇”、“一点儿缝隙”把这棵大榕数的枝叶繁茂,生命力旺盛的景象写出来了。
⑵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颤动”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颤动”是怎样的动?
(抖动的、发抖的。)
写话练习:
这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仿佛……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这是一棵已经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榕数,而此时,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榕数的___,而是它的___。
师:是啊,榕树的叶子太绿了,绿得耀眼,绿得发亮。在微风的吹拂下,我们仿佛看到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小精灵在跳跃,是那么的充满活力,那么的生机勃勃。这是作者对大榕树显示出的那种勃勃生机的赞美,这是作者对大榕树显示出的旺盛生命力的高度赞美。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一句。
3、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你对这棵大榕树的感受。
板书:
美丽奇特
五、拓展延伸,丰富语感
1、朋友说,这棵大榕树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棵树上栖息生活。真的如此吗?请你读读课文第三段,找到相关的句子,并能用这个句子说一说:
啊!这的确是个“鸟的天堂”,你看: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你对这棵大榕树的感受。
板书:
群鸟欢闹
3、同学们,你想感受一下这群鸟欢闹的热闹景象吗?
课件展示,音乐欣赏。
4、配乐朗读。谁想跟着音乐来朗诵。
5、课文学好了,你有什么感受吗?你想对大榕树,对鸟的天堂,对鸟说些什么吗?有感而发,请你把想说的话写在这幅画的下面。
六、总结
今天我们读了《鸟的天堂》一课,领略了我们南国的奇异风光,欣赏了美丽奇特的大榕树,感受了众鸟欢闹的景象。同学们,读书能使人聪明,读书能使人长见识。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