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活动计划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计划 篇1一、指导思想
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较集中的表现,是培养人们审美兴趣,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它既可以陶冶孩子的心灵,
又能让他们在表现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希望通过活动,使孩子们不仅能发展身体,得到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训练,而且还能发展思维和情感,促进身心愉快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兴趣小组在原有人数的基础上又吸收了一批新队员,他们中少数一部分学生接受过正规训练,基础较好,而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正规训练,但自身条件不错。新队员从总体情况来看,素质较低,这就要加大力度练习。老队员继续沿用上学期的队员,他们大部分都有两年以上的舞蹈基础,多次参加演出,舞台经验比较丰富,基本功扎实,身体柔韧性较好。
三、训练内容及要求
1、基本功方面
由于新老队员水平上的差异,本学期针对他们的基础和特点突出了不同训练内容和的要求。老队员要继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加大训练力度和难度,重视训练质量,提高身体的柔韧性。新队员则要从基本功入手,进行系统的训练,如:基训地面练习和基训把杆练习, 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气质,为以后的舞蹈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争取在短时间内与老队员接轨。
2、舞蹈学习方面
本学期计划学习一块成品舞蹈:民族舞蹈《雨后春山》,这是一块山东胶州秧歌,旋律紧凑,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同时还带有一种古典舞蹈的味道。这首舞蹈共18人,对队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要求队员要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并要求队员节奏感强、动作规范, 特别强调眼神和表情以及舞感,让学生学会用心舞蹈。这首舞蹈是本学期训练的重点,我们要加强训练,从齐、快、准上下功夫,争取以以高质量的演出迎接今年六月份的文艺汇演。
三、训练时间
每周二、四课外活动。
四、活动地点
:舞蹈教室
五、活动措施
1、引导学生观看舞蹈录像带,帮助学生寻找舞蹈感觉。
2、逐段示范、讲解动作,逐个辅导。
3、学生个人练习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4、采用学生互帮、好学生示范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水平。
六、训练目标
1、本学期系统而严格的训练,进一步增强队员们的节奏感,增强他们对舞蹈的表现力和感受力,特别强调舞蹈时的面部表情,做到用“心”舞蹈,使队员们的整体素质和表演水平在上一个新台阶。
2、教会学生用舞蹈语汇来表现舞蹈的情绪和意境,注重舞蹈的神韵、感觉。
3、严格要求,精心排练,争取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比赛。
七、舞蹈队活动:
第一周
地面练习:勾绷脚、压腿、开胯
舞蹈《雨后春山》
第二周
舞蹈组合:双手位组合
舞蹈《雨后春山》
第三周
地面练习:竖叉、横叉、抱花篮、地面压腿
舞蹈《雨后春山》
第四周
把杆联系:压腿、压肩、擦地、蹲、下胸腰。
舞蹈《雨后春山》
第五周
把杆练习:踢腿、搬腿
舞蹈《雨后春山》
第六周
把杆练习:腰腹动作、后踢腿
舞蹈《雨后春山》
第七周
地面练习:下腰、头勾脚
舞蹈《雨后春山》
第八周
扶把练习:下胸腰、搬旁腿
舞蹈《雨后春山》
第九周
基本功训练:前踢腿、旁踢腿、后踢腿
活动计划 篇2活动名称:
圣诞大联欢
活动目的:
1、了解西方的传统节日——圣诞节。
2、体验与老师、父母在一起欢度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3、培养幼儿能勇敢的在集体面前展示和表现自己。
活动地点:**小一班
活动时间:20xx年12月25日上午9点
活动对象:**班全体学生及家长
活动流程:
1、家长签到。
2、主持人开场。
3、小丑姐姐带队开场舞狂欢。
4、宝宝秀。(所有宝贝秀)
5、游戏。
6、发放心愿卡片,家长带着宝宝在心愿卡片上写上祝福,挂在圣诞树上。
7、圣诞老人出场,发礼品。
8、圣诞大拼盘
活动具体内容:
1、家长签到
在签到卡片上写上孩子的名字,给宝宝贴上圣诞签到小卡片,把做好的不同形状的装饰品放在教室门口,让宝宝自己选择2-3个不同形状的小图片贴在脸上,领取一个圣诞帽。
圣诞老人出场,在门口迎接小朋友,与宝宝互动拍照。
2、主持人开场
圣诞节到啦,我们和家长一起来庆祝圣诞节好不好?今天,小丑姐姐(另一名教师扮演)特意举办了一个圣诞舞会,邀请大家一起去跳舞。
3、小丑姐姐开场舞狂欢,带动气氛
老师们集体表演一些很符合圣诞氛围的舞蹈,带动气氛,作为圣诞活动的热身舞蹈。
4、宝宝秀
这一轮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宝宝展示自己。
家长带宝宝一起随着音乐进入活动场地,拍个照,秀一下,主要是秀一秀宝宝的风采。打个招呼让大家都认识一下。
5、 游戏
游戏主要是以比赛的形式来进行。
(1)活动名称:袋鼠接力
活动准备:没有五官的人头像挂纸(一男一女),两根带彩笔的接力棒
活动目的:
①增强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合作能力,增进亲子感情。
②增加幼儿的集体意识,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活动过程:
①把所有家庭分成甲乙两队。
②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1)幼儿面对家长,双手抱住家长的脖子,双腿勾住家长的腰。家长一只手拿接力棒,另一只手轻抱幼儿。
(2)家长站在起跑线以内,听到哨声后快速跑到对面,用带笔的接力棒在人头像挂上画出五官(每位家长只能画五官中的一个器官,如一个耳朵一个眼睛),再跑回来把接力棒传给另一位家长,直至画出完整的五官为止。
(3)先画完的即为获胜组。
(2)活动名称:看看谁最准
物品准备:苹果若干
游戏规则:在同一时间内,用呼啦圈套苹果。谁用 ……此处隐藏5132个字……、实施方法
1、组织幼儿外出参观、郊游、走进自然,了解季节特点和社区变化等。
2、组织开展亲子活动,增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3、开展幼儿实践活动,如:种植、饲养等。
4、节日庆祝活动。
四、具体安排
二月份
1、快乐的元宵节
2、参观水果店
3、参观菜场
三月份
1、庆“三八”活动
2、亲子活动——放风筝
3、家园合作——植树
4、畅想春天系列活动——走进春天
5、幼儿实践活动:种草莓
四月份
1、种植活动:我们的小菜园
2、畅想春天系列活动——清明节踏青
3、青年教师向家长展示活动
活动计划 篇9一、本学期教研活动工作重点
认真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加强对体育教师培训,深刻理解课程标准,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共同参与。在重视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要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深入基层学校,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利用与开发课程资源,使教学“活”起来,使学生主动、活泼积极地参加各项体育活动。积极推行高中新课程标准,提高高中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学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针对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教学效果的评价问题进行重点调研。深入学校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帮助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教科研水平。
三、学科教学研究的课题
体育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教研活动表
周次时间活动内容地点参加对象
18.28~9.3始业教育
29.4~9.10教师节,教研员会议洞头县(市、区)
教研员
39.11~9.17直属学校调研有关教师
49.18~9.24赴县(市、区)教学调研有关教师
59.25~10.1选拔高中优秀课参省评比有关教师
610.2~10.8国庆节
710.9~10.15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骨干教师
810.16~10.22市职教系统体育大组活动有关教师
910.23~10.29综合教研室教学调研周
1010.30~11.5省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评比
1111.6~11.12期中考试
1211.13~11.19市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研讨会高中骨干教师
1311.20~11.26市直高中新课程培训市直教师
1411.27~12.3市级课题成员会议有关教师
1512.4~12.10市高中体育骨干培训会有关教师
1612.11~12.17市初中课堂教学研讨会
1712.18~12.24赴县(市、区)调研
1812.25~12.31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研讨会
192009.1.1~1.7元旦
201.8~1.14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
242.5~2.11期末考试,学期结束工作
活动计划 篇10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弘扬感恩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张家港市南丰镇妇联不断创新妇女儿童工作思路,以“感恩文化”为载体,加快打造妇女工作新品牌,有效提升妇女及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优化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
一、加快品牌打造,扩大感恩文化的影响力。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妇联邀请相关专家和上海知名文化发展策划公司对城镇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策划,确立了构建南丰文化发展的思路,就是要汲取人类历史上感恩文化的精粹,通过整合南丰的文化积淀和发展现状,使感恩文化成为南丰发展的精神支撑。为此,妇联专门成立了感恩文化发展战略领导小组,通过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活动,把感恩文化打造成南丰的精品特色文化品牌。20xx年4月8日,政府投入巨资建设的镇文化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其中建有一个以感恩文化为主题的展览馆,镇妇联通过感恩文化展示馆对全镇妇女群众进行感恩文化主题教育,真正做亮做优感恩文化妇女工作品牌,扩大感恩文化的影响力。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感恩文化的渗透力。利用南丰之窗、南丰之声、黑板报、大型公益广告牌、学习资料、电子显示屏、橱窗等宣传载体,全方位进行感恩文化的宣传发动。借三八节、母亲节、国际家庭日、中秋节、教师节、重阳节、春节等契机,大力开展感恩教育宣传,倡议妇女儿童及家庭成员参与感恩教育实践。将专门设计制作的感恩袋发放到社区居民家里,使感恩与环保并行,使感恩之心“袋袋相传”;将汇集感恩典故、感恩格言警句、感恩美文、感恩励志歌曲的《感恩读本》分发到群众手中,带来了感恩的文化之旅和心灵涤荡。面向社会征集的“九十年话感恩”成长故事以及“感恩百照影集”在全社会形成了“知恩图报”的真情氛围……感恩,已经成为南丰妇女群众共有的精神文明家园。
三、广泛开展活动,增强感恩文化的推动力。南丰镇成立了“感恩文化”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制订了“感恩文化”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举办了“感恩文化”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印发了《感恩倡议书》,举行了感恩承诺签名仪式。以“学会感恩·情暖南丰”为主题,举办了“感恩祖国·爱我中华”系列庆典、“感恩企业·争做贡献”金点子征集、“感恩家庭·孝老爱亲”敬长助老、“感恩邻里·欢乐一家”邻里节、“感恩自然·保护环境”宣教、“感恩之星·身边民星”评比等一系列活动,切实提高了妇女儿童的道德素养,提升了南丰文化软实力。
四、精心培育典型,加大感恩文化的感染力。弘扬感恩文化,关键在践行。通过评选表彰“感恩之星”,印发“感恩之星”宣传画册,举行“感恩之星”事迹巡回宣讲,在全镇树立了一批知恩、感恩、报恩的先进典型。他们大多来自平民百姓,是群众身边的典型,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学,在他们的引领下,南丰镇呈现出“五少五多”的喜人变化:即邻里不和的少了,()邻里和睦的多了;不孝顺父母的少了,孝老爱亲的多了;贪图享受的少了,务实肯干的多了;铺张浪费的少了,勤俭持家的多了;求神拜佛的少了,科技致富的多了。全镇上下学习“感恩之星”,争当“感恩之星”已蔚然成风,一个文明和谐的幸福南丰正逐步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作为一种良好品德一直为百姓所推崇。大力弘扬感恩文化,让感恩文化进入学校、家庭、社区、农村,培养广大妇女及家庭成员良好的感恩意识,强化公民社会公德意识和个人道德修养,有利于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形成知荣明耻的社会风尚,必定有利于促进妇女儿童事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