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拜年日记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过年使我们孩子最快乐的时候了。放了寒假,我们便跟着爸爸妈妈走亲戚、拜年,收红包、放鞭炮。今天我来说一说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并须叩头 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热情款待。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 道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 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到宋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贴致贺,这就是早期的贺年片。到了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 、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吉祥如意”的祝辞。
在此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事业有成!
"咚咚----鸡大婶快开门呀!”"!原来是黄鼠狼大哥啊!快请进,请进!”咦?这黄鼠狼和鸡怎么会成为好朋友啊?它们不是天敌吗?这事儿啊!还得从20xx年说起。
那一年春节,黄鼠狼来到“鸡之家”为鸡们拜年,他觉得对不起鸡们,它想为自己积德,为祖先积德,想改过自新,于是,它准备了大包小包的礼物,希望鸡原谅它。可多次被拒之门外,它见这般情景,就对鸡说:“如果你们不愿意原谅我,我就在这儿长跪不起----。”它想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歉意,就这样,它从早上跪到傍晚。鸡妈妈被感动了想请它出来坐,可是被小鸡们拦住了:"妈,难道您忘了吗?爷爷,奶奶是怎么死的吗?"再说了,谁知道它有没有真的觉悟了,当年,它爷爷就是这样骗爷爷奶奶的出来的。黄鼠狼用了十八般武艺求鸡原谅自己,可鸡家族们就像吃了称砣铁了心似的。
就这样,又过了四五个月,气象预报说要刮八号风球,这让鸡家族们手忙脚乱,因为它们的房子很破旧,经不起折腾。黄鼠狼知道了,就先让它们先搬到自己家里来住。然后白天就出去砍树,为它们造房子。每天早出晚归,为了鸡家族们大大小小的事情操心。
就这样,感动了鸡大爷,鸡大婶······感动了所有的鸡成员。从此它们成了好朋友。
正月初一,我们去舅公那拜年。一起去的有奶奶、大伯、大妈、炀炀哥哥、二伯、苏煌哥哥、凌慧妹妹,还有爸爸和妈妈。
我们一家人坐着两辆小车,从熬江出发。我心里高兴极了,就像天空中的小鸟,在快乐飞翔着,一边还唱着歌儿。车刚开到昆阳,我头晕晕的,我对妈妈说:“妈妈,我头好晕呀。”妈妈说:“再过二十分钟,就可以到舅公家了。”我想,二十怎么可以忍得住呢。我对妈妈说:“妈妈,我真的有点儿想吐了。”妈妈对爸爸悄悄地说:“阿光,庆庆不像我,难道像你吗,怎么会晕车呢?”爸爸说:“我也不会晕车的呀。”二伯笑着对我说:“庆庆,你是奶奶从路边抱过来的。”我听了,难过极了,我怎么可能是抱过来的呢。泪水止不住地从我的脸上滑落下来。这个时候,车突然停了下来,我以为舅公家已经到了,可是往外一看,原来是红绿灯呀。我的头还是晕晕的,不知什么时候,我睡着了。
忽然听了鞭炮的'声音,我睁开眼睛看,看到一张像脸盆这么大的脸贴在我面前,脸上堆满了笑,好像太阳融化在她的脸上一样,真的好温暖啊。我悄悄地问爸爸:“爸爸,她是谁呀?”爸爸对我说:“她就是你的大舅婆,你快叫啊。”可是我叫不出来。舅婆说:“没事没事,等熟悉了就会叫我的。我还有一个大红包等着她来拿呢。”我一想如果不叫的话就可能没有红包了,于是我硬着头皮轻轻地叫了一声:“舅婆。”声音虽然很轻,但是舅婆还是听到了,她说:“好乖的小姑娘啊。”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包来。我看了,心里乐开了花,心想如果每叫一次都能拿到一个红包的话,我的口袋里就有很多很多的钱了。